教学科研

家国情怀:舰载机如何在航空母舰上成功降落?

发布日期:2024-10-16    作者:         点击:

自航空母舰问世以来,它凭借搭载的舰载机所拥有的空中作战半径优势,便很快取代战列舰大舰巨炮的战术地位,成为水面舰艇编队的核心打击力量。当然,航空母舰也不仅是简单的舰载机发射平台,同样也是提供舰载机进行战备降落的海上机动机场。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最早都是采用全直通甲板,也就是说舰载机的起飞与降落都必须集中在一个范围点(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都集中在一个航母甲板)历史上的英国航母(以采用全直通式飞行甲板的航母时代为主)在进行舰载机回收时,经常发生舰载机冲出跑道或者撞到舰桥以及其他舰载机的军用航空事故。所以说,这种起降方式严重滞缓了舰载机的出击效率,从而大大增加航空母舰编队的被暴露风险。

航空母舰(3d渲染图)

所以,美军在二战后期便开始装备具有倾斜角的航母甲板,这种甲板的好处便是能够分离舰载机起飞与降落的作业平台,从而提高舰载机的起降效率,保障固定防卫圈的安全。直到现在,大多数装备航母的国家,都采用倾斜角飞行甲板来提高对航母起降平台的空间利用率(: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采用滑跃式与直通式为主的倾斜角甲板)

但是,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降落可不比起飞可以依靠滑跃甲板或者弹射器装置直接完成,它不比陆基机场能够提供静态降落区域,航母一旦启动不可能在海上轻易熄火。(以燃气轮机推进的航母为例,光发动航母就需要两、三个小时,航母只能处于机动巡航状态供舰载机降落)

也就是说,航母呈现给舰载机的就是一个动态的海上机场(航母的巡航起降速度为20节左右,其提供的飞行、降落甲板也比陆基机场跑道短很多),并且还会随海上洋流、风向的变化使舰载机降落航母的时间延迟。所以,它不仅考验飞行员的驾驶技术,同时,一架舰载机的成功降落还需要航母的雷达管控、甲板信号管控、拦阻索制动管控等多个终端指挥后台的配合。

15舰载机进行降落(前方为阻拦索)

那么,当舰载机完成作战任务后,在没有任何参照物作为比照标志的情况下(注意:特别是舰载机在夜间返航时,降落飞行甲板的难度、风险系数更大),怎样才能准确找到在海上处于机动航行的母舰,并顺利在飞行甲板上安全着舰?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熟悉一下舰载机准确降落航母的必备流程!(在相关资料上,最为完善的舰载机降落方式为盘旋、对中、下滑、阻拦或者复飞,本文着重舰载机从中、高空到降落航母的三个终端阶)

航母对舰载机进行空中(回归)交通管制

众所周知,一般的飞行器(不论是民航客机还是军用陆基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都会受到塔台或者飞行指挥中心的全程跟踪指示。所以,当舰载机距离航空母舰的距离处于50海里时,航母上的交通管制中心便会通过雷达信号以及其他位置信号对舰载机展开跟踪指挥,从而获得相关海域的空中管制权。

同时,一旦舰载机出现紧急情况(主要以舰载机的实际运转情况为准),飞行员便可以直接呼叫空管中心请求从陆基机场迫降或者是补充归舰的航空燃料。如果舰载机按照既定空域进行降落,便会率先触发管制雷达信号,从而使外围的舰载机航行以及降落真实信息进行确认。

雷达显示图

首先,航空管制中心会对进入识别范围的飞行器进行识别。换言之,在距离航母的安全范围外对飞行器进行敌我识别,可以更好保障航空母舰的安全,也能保障其他舰载机能够有稳定的海上降落平台。然后,空管中心在确认降落舰载机的位置、工作状态(包括舰载机批号、航油剩余度、弹药剩余度、以及高度、航向、航速、经纬网坐标),从而调配空管控制区内的舰载机,完成降落前的基本准备!

据军史资料披露:以美军现役的航空母舰为例,其装备的空管雷达为AN/SPN-43型,具有敌我识别和高空搜索范围的优点。

同时,按照航母空管中心的要求,当舰载机抵达离航母8海里左右的空域时,便会率先进入着舰引导雷达的捕获窗口,从而保证着舰引导雷达顺利捕获到准备进行降落的舰载机(注意:捕获窗口实际上是舰载机触发航母平台的降落信任装置,有利于提高舰载机快速进入预定的降舰通道)

航母的对空搜索雷达

从个人理解来说,航母的管制中心对于舰载机的机型、航向信息的确认实际上是为航母降落平台提供精确位置,从而使舰载机进入正确的降落轨道。这也就意味着,航母平台的弹药区间、航油区间、指挥区间、医务区间都会及时进入平台的预定位置,从而为持续进行降落的舰载机进行后续的终端维护。

光学辅助降落系统对舰载机的引导

当然,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不仅需要非常高超飞行技术的飞行员,而且还需要具有先进的光学引导系统进行辅助降落。这一点和大多民航客机在进行降落时,航空机场的采用光学引导装置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即采用颜色信号对预备降落的舰载机进行机动指挥。

同时,作为老牌海军强国的英国,在发展航母时,为提高舰载机的起降效率,便率先装备早期的光学助镜装置,并在后期升级成以4组灯光信号源为核心的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从而提高在实际战斗中,完成作战任务的舰载机可以得到战时缓冲或者弹药、航油补充的战备时间,大大提高航母(舰载机)的攻击力量以及攻击效率,有效避免因航母着舰系统的落后造成战略机会的错失。

航母上的光学助降系统

换言之,光学助降系统即在空中提供一个光的下滑坡面,有利于飞行员通过信号源判断方位,修正误差,舰载机从而做出准降落或者规避动作。(注意:当助降系统颜色为橙色时,舰载机便可以按照预定轨道着舰,如果系统指示颜色为黄或者红,则表明舰载机下滑角度过大或者较小,必须进行复飞,再次进入预定降落航线后重新降落。所以,舰载机一般会正确按照引导雷达的指示,在外围便进入既定着舰航线,并随后期的雷达信息不断修正飞行轨道与航母的安全高度及降落距离)

以美军的舰载机返舰流程为例,进行回归海面机动飞行平台的舰载机会首先进入环绕航母的环形航线(这一点和宇宙飞船的轨道修正有一点类似,都是通过空管中心的硬处理有效规避进入其他轨道或者外围航线的飞行状态)

其实,光学助降系统对于夜晚降落的舰载机非常有利,毕竟在茫茫的海空上,仅凭借舰载机舱室内的飞行雷达也只能确定母舰的位置,并不能完全掌握母舰平台的实时信息(包括航母甲板是否清空,相关降落空域是否清空,阻拦索区域是否安全,舰载机与航母的实时高度、航向等)。只有依靠光学辅助降落系统对舰载机进行信号引导,才能有效提高舰载机着舰的实时效率,从而保障下一轮的舰载机完成预定降落轨道的设定。

光学助降系统工作图示

如果说陆路交通信系统是红灯停、绿灯行,那么航母上的光学助降系统就是橙灯降、黄红两灯复飞降。所以,光学助降系统也可以算是舰载机进入甲板降落区域的最后信号传输装置,即完成舰载机最后的降落轨道布局,使舰载机直接进行触舰式着陆!

拦阻索()对舰载机的制动

虽然在螺旋桨舰载机和直通式甲板为主的航母时代就设置了阻拦索,但是,螺旋桨舰载机进行降落时不能大于飞行甲板的2/3(这一点可以从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凤号航母为参照舰艇),因为在直通甲板的前方即是起飞和停机区域,如果超过这个安全降落距离便会撞到前方进行起飞或者调配作业的舰载机。

所以,直通式甲板一般会设置10—15道拦阻索,并且装备3—5道拦阻网,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完成对螺旋桨舰载机的安全着舰工序。

舰载机降落示意图(通过拦阻索)

不过,随着喷气式战机的装备,现代大多航空母舰都会废弃过多的拦阻索,从而保障喷气式舰载机在降落出现失误时可以顺利复飞(注意:喷气式舰载机在着舰时并不是滑行着舰,而是保留发动机的剩余推动力)。因为现代的航空母舰大多会在倾斜角甲板后部设置四条拦阻索(注意(为应对战机的海上紧急迫降,航空母舰会同时设定一条拦阻网,最大程度上减轻舰载机的受损程度),进行机动降落的舰载机必须捕捉并挂上其中一条拦阻索,从而实现舰载机安全着舰的战术指挥目的!

据军史资料披露:现役的美国航母一般都采用4道拦阻索,第一道设在距斜甲板尾端55米处,然后每隔14米设一道。同时,舰载机飞行尾勾挂住第23道拦阻索的概率高达62%64%,以此说明舰载机的最佳阻拦区间就是从第二到第三拦阻索。

不过,由于拦阻索的制动能力十分有限,以至于进行全副武备的舰载机进行着舰时都必须抛弃部分弹药,减轻舰载机的着舰重量乃至冲击速度。所以,以美国的尼米兹号航母为例,航母甲板上原设置的四道拦阻索降至三道拦阻索,从而将大型的制动设备转移到其他拦阻索,以此为全副航弹降落的舰载机提供强大的制动力保护。

美军舰载机进行阻拦索着舰(可以明显看见舰载机尾部的拦阻钩)

同时,当舰载机进行预备降落时,舰载机的尾勾位置必须比拦阻索的位置低,否则很容易造成舰载机降落时冲过拦阻索的安全阻拦区间,由此造成舰载机进行环绕母舰的半圈式复飞,重新进入降落航线。当然,如果舰载机的拦阻尾勾或者起落架出现故障,向陆基航空基地迫降又会因为航油的缺失而失去实际陆基降落效力。所以,航母上的阻拦网便会阻拦发生航空事故的舰载机。(注意:一旦采用拦阻网硬着舰,舰载机机体乃至飞行员都会受到损伤)

当故障舰载机对中撞向拦阻网前,舰载机必须关闭发动机,以此减轻着舰阻力。同时,和阻拦索方式相比,阻拦网使应急着舰的阻拦距离和时间都会延迟,由此也会增大舰载机的受损程度。

换言之,海上的拦阻网迫降的紧急程度比传统的陆基迫降还要严重,一架舰载机进行阻拦网迫降甚至可以调动整个飞行甲板的舰载指挥力量。(注意:以医务和消防航母指挥员为主要救援力量)

进行阻拦网迫降的舰载机

综上,舰载机凭借预定航线成功通过阻拦索的制动效力实现着舰,并由牵引车固定停靠区域,从而完成舰载机从高空至航母甲板的所有降落工序!

从舰载机回归航母的流程来看,就是前文中介绍的盘旋(确定舰载机备降型号信息,准备引导进入相关管制空域)、对中(通过舰艇尾部标尺,使舰载机对准跑道中央)、下滑(依靠光学助降系统使舰载机进入下滑航线)、阻拦(依靠拦阻索以及拦阻网完成对舰载机的甲板制动)这四大机降流程。

简单来说,舰载机的降落是通过航母管制中心实现其高空至中低空、中低空进入预定降舰航线、预定降舰航线进入航母甲板的层层空域转变,从而提高航母的远距离接收回归舰载机的信息准确度!

同时,舰载机从着舰至起飞的循环作业周期也决定舰载机进行多波次战备侦查,以及实施战略打击的实时效率。换言之,降落的舰载机直接是航母进行下一轮起飞作战的中坚力量,起飞的舰载机是航母进行第二波次补给的重要梯队。并且,舰载机的起飞与降落也直接构成航空母舰完善的海空防御链条,俨然成为大型水面舰艇的核心打击力量!

友情链接: 枣庄学院主页 中国化学会 中国化工学会 山东化学化工学会 山大化学与化工学院 枣庄市化学化工学会 万华化学集团 省教学成果奖申报网站

版权所有:枣庄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632-3786735  邮编:277160,邮箱:uzzhgxy@sina.com  鲁ICP备05047007号